● 111-10-12 ETtoday新聞雲-- 世界看見台灣!朝陽女大生「勇奪建築設計國際獎」

 ▲▼             。(圖/volumezerocompetitions)

▲呂宛庭、鄭甯妡在國際建築設計大獎取得優秀成績(圖/volume zero competitions官方網站)

 

記者邱晟軒/綜合報導

 

世界看見台灣!Volume Zero的建築設計國際競圖「Extreme Habitat 2022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(極端棲息地建築競賽)」獲獎名單正式公布,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建築組學生呂宛庭、鄭甯妡共同設計製作的《沙漠之花》從全球多組團隊競賽中脫穎而出,勇奪最佳學生獎、全球第4名殊榮。

 

遠在非洲的東南部的馬達加斯加,正歷經著連續數年的乾旱,沙塵暴使紅沙掩沒綠色島嶼,並處於全球歷史上第一次「由氣候變化引發的饑荒」,情況相當危急。呂宛庭、鄭甯妡以諾亞方舟為概念,共同設計、製作了《沙漠之花》,希望藉此讓正身處極端氣候、饑荒所苦的馬達加斯加人民能看到一絲曙光。

 

從全球平均水平來說,每升高1攝氏度就可能會多降水1%~2% 當暴雨這種極端天氣發生時,會有更多的水分降下來,極端天氣會變得更極端並且更加頻繁。 ——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

 

 ▲▼             。(圖/volumezerocompetitions)

▲呂宛庭(右)、鄭甯妡(左)從全球多組團隊競爭中脫穎而出,拿下最佳學生獎和全球第4名殊榮。(圖/CYUT 朝陽科技大學)

 

馬達加斯加當地傳統的建築形式並不利於儲水,不易度過旱季,為了防範洪水的到來,《沙漠之花》以漂浮花蕊為概念,以橢圓形的型態做設計,除了能使平常收集到的雨水更容易匯集於底部、更能因為水的集中載重而使建築未來不易翻覆,也讓未來洪水到來時成為隨波逐流的「諾亞方舟」。

 

呂宛庭、鄭甯妡表示,設計上我們首先把建築體架高,一方面是因應傳統高腳屋的型態,防止動物及蚊蟲干擾以及減少建築的土地負荷,增加居民的種植面積;再來是防範於未來極端氣候導致的大洪水來襲時主要建築被沖毀,於是使用“竹筏”的概念原理意圖讓建築成為水上的漂浮物,材料的選擇以永續使用為主旨。

 

建築體共分為三層殼體來設計,最內側為竹編式的內牆,除了能收集到平日的雨水結露型態外也能充當蚊帳防止瘧疾,而外殼為滑軌式設計,使用者能因應不同時間的溫度變化以及氣候狀態,透過手動的拉門形式自由地調節日曬及進風量,除了降低營建成本及永續環境外也達到人性化的需求。



資料來源: ETtoday新聞雲